7月17日,山西白求恩醫院舉辦中青年腫瘤論壇,梅齊教授、劉駿延教授、劉曉蕾教授、楊曉玲教授、李蓉教授、丁琴教授、韓琳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參會,圍繞腫瘤治療的干預性研究、亞組分析及基因檢測等方面展開討論。 應白求恩醫院腫瘤中心的邀請,允英醫療陳中海博士在此次論壇上,就基因檢測的應用及數據深層次挖掘,與多位專家學者進行了分享和交流。
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,多好發于青少年。過去40年里骨肉瘤一線治療依然以手術聯合化療為主,該方案可以治愈50-70%的初治非轉移患者。然而,在表現出化療耐藥或伴發轉移性疾病的患者中,這一比例不足20%[1,2]。因此,亟需開發一種臨床患者分層方法,準確評估化療預后并采取針對性措施,進而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。
今年4月6日,國內首款獲批的FGFR抑制劑佩米替尼(Pemigatinib)上市!自此,FGFR靶向藥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,對于FGFR靶點,目前上市的適應癥主要為膽管癌和尿路上皮癌。而針對FGFR靶點,在非小細胞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乳腺癌等多種實體瘤中均有潛在獲批希望,有望成為下一個不限癌種藥物靶點。